天大設計總院中標吉林市南部新城、溫德河及哈達灣片區城市設計

2022-06-30

在總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,規劃二院與侯鑫工作室在 “吉林市南部新城、溫德河及哈達灣片區城市設計”投標中,經過與眾多優秀設計單位同臺激烈角逐和多部門通力協作、不懈努力,最終成功中標。


項目名稱丨吉林市南部新城、溫德河及哈達灣片區城市設計

項目地點丨吉林省吉林市

項目規模丨855公頃

設計時間丨2022年

設計單位丨天津大學建筑設計規劃研究總院有限公司

設計部門丨規劃二院 侯鑫工作室

項目負責人丨魏學浩 侯鑫

規劃二院團隊丨朱亞楠 薛瀚 盧杰 楊馥寧 秦博聞 肖輝 李爽 楊博

侯鑫工作室團隊丨武潤宇 謝雨婷 崔廣彥 張漢楓 王鈺涵 周鈴 隋琦


項目位于吉林市中心城區南部,總面積855公頃。該區域屬于吉林市南部旅居板塊的南部新城組團,“百里畫廊”松花江緊鄰基地北邊界,西至溫德河、南至繞城高速、東至環山街。

天大設計總院中標吉林市南部新城、溫德河及哈達灣片區城市設計

項目以充分、系統的現狀調研分析為基礎,將“親山近水·秀美南城”作為設計目標,植入“梳理生態空間,優化街道空間,塑造活力空間”三個維度的設計理念,將南部新城定位為“中國北方擁江臨山的現代活力宜居新區、東北亞文體融合發展的冰雪城市旅游目的地”。

天大設計總院中標吉林市南部新城、溫德河及哈達灣片區城市設計


天大設計總院中標吉林市南部新城、溫德河及哈達灣片區城市設計


項目特點 01

”擁山望水“的

景觀體系格局

項目依托松江濱江景觀帶、南城防護生態帶、松江白山景觀帶,構筑“工字”景觀軸線,并以小白山為主要文化景觀核心,奠定區域景觀體系格局。區域內各公園作為景觀次要核心,以綠帶聯系全局,進而形成“多層次立體豐富、三帶共舞通江達山、松江白山遙相呼應”的景觀體系結構。

天大設計總院中標吉林市南部新城、溫德河及哈達灣片區城市設計


天大設計總院中標吉林市南部新城、溫德河及哈達灣片區城市設計


項目特點 02

”豐富多變“的

道路界面控制

道路以沿江發展作為出發點,采用方格網格局,形成“五縱三橫”路網體系。結合用地功能,形成交通型、景觀型、商業型、生活型等多樣空間界面,滿足不同功能道路空間需求。區域內設置多條運動、觀光路線,并充分考慮城市整體的慢行體系及其驛站位置,構建完整慢行體系。其中注重塑造三種慢行環境:一是環小白山打造的慢行環境,主要通過營造局部高差及多樣的環境分割設施,打造連續的步行環境;二是主要通過順暢的步行體系及豐富的親水平臺,圍繞溫德河、松花江建設親水慢行環境;三是圍繞城市商業、公園、居住、公共服務設施附近的都市慢行環境。

天大設計總院中標吉林市南部新城、溫德河及哈達灣片區城市設計

道路界面控制圖

天大設計總院中標吉林市南部新城、溫德河及哈達灣片區城市設計

環山慢行、親水慢行、都市慢行空間環境示意圖


項目特點 03

”協同耦合“的

生態本底格局

依托良好的自然本底,構建三類風環境微氣候,以便營造舒適宜人的人居環境;通過松花江與溫德河等天然水體岸線,以及高速公路旁綠地,構建“整體一環”的生態骨架;依托高等級道路沿線的綠地,營造六條生態廊道,聯結生態板塊,從而塑造“一環六帶”的生態骨架,保護提升物種多樣;規劃充分考慮規劃區域的排水系統完整性,結合城市功能分區和控規分區編制可能性,在保證海綿基質完整性的基礎上,對各類海綿設施分類考慮。

天大設計總院中標吉林市南部新城、溫德河及哈達灣片區城市設計

風環境微氣候剖面示意圖

天大設計總院中標吉林市南部新城、溫德河及哈達灣片區城市設計

生態環境格局規劃圖

天大設計總院中標吉林市南部新城、溫德河及哈達灣片區城市設計

海綿城市分類建設示意圖


相關新聞

国产一级婬片A片免费无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