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xt
天津理工大學體育館 ? 2017年全運會武術比賽場館
天津中醫藥大學體育館 ? 2017年全運會籃球比賽場館
建設地點: 天津市 | 項目規模: 1.7萬平方米 | 竣工時間: 2017年 |
天津中醫藥大學體育館為甲級體育建筑,成功舉辦了2017年全國運動會成年男子籃球比賽。
“喜璇”的構思理念
“喜旋”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,其意為“旋轉”或“圍繞”,用于描述各種快樂、喜悅。本項目借助這種形式將建筑外觀抽象化;外立面采用穿孔遮陽鋁板 ,共同構建出流暢簡潔的形體,其回轉流動的線條營造出輕盈、靈動的視覺效果,給人以輕快愉悅之感,充分展示了體育建筑的力量美與運動美。同時,回旋連續的流線體現了中醫藥大學在醫術上的努力進取精神,也是對生命的一種禮贊。
“平賽結合”的功能設計
天津中醫藥大學體育館的首要任務是滿足2017年全國運動會男子籃球比賽要求。建筑首層提供諸如貴賓區、運動員區、新聞媒體區、賽事組委會區以及其他附屬區域的功能用房,各區域有著獨立的出入口,既相互獨立又便于聯系。幾大功能區劃分明確,人員流線清晰。
二層主要是觀眾區域,在賽事舉辦時大量觀眾人流從建筑的南北兩側大臺階拾級而上,通過環行的疏散平臺依次進入休息廳及觀眾座席區。三、四層主要設置設備用房。在各種功能性的房間設置上盡量做到緊湊實用,滿足大賽要求。
作為甲級體育館,本項目在滿足舉辦籃球、排球、手球等全國性賽事要求的同時,對場館的賽后利用也做了細致周到的設計,如作為對公眾開放的各類球類活動場地、會議中心、文藝匯演等的功能轉換。主賽館附屬用房及訓練館可設置適用于舞蹈、健身、擊劍、跆拳道、網球等活動的功能用房。有效的兼顧了賽時與賽后的雙重功能,提升了場館的利用率,體現了后奧運時代體育場館的設計思想。
“弦支穹頂—外桁架”的結構體系
結合體育館建筑造型和使用功能,外部混凝土柱周圍通過布置32榀徑向桁架,形成“旋轉”和“圍繞”的造型。主體下部結構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,共設置28根混凝土柱支撐上部橢圓形鋼屋蓋結構。鋼屋蓋采用拋物面弦支穹頂結構體系,長軸105米,短軸91.5米,并與周圍造型桁架相連,形成相輔相成的弦支穹頂—外桁架復合結構體系。
所獲獎項
教育部優秀工程勘察設計 公共建筑
一等獎
“海河杯”天津市優秀勘察設計 建筑結構
一等獎
中國鋼結構
金獎